番木鳖碱[英]Strychnine
[别名]二甲氧马钱子碱;二甲氧基马钱子碱
[缩写]FMBJ
【化学结构】
C21H22N2O2
【化学特性】
无色结晶. 味极苦, 几乎不溶于水和乙醚, 能溶于氯仿, 微溶于乙醇和苯. 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16毫克/千克, 小鼠皮下半数致死量0.85毫克/千克. 大鼠经口最小致死量5毫克/千克. 相对密度: 1.36(20℃) 熔点: 268~290℃ 沸点: 270℃(666.61帕)
【火灾危险】
剧毒, 人致死量差异较大, 通常致死量范围5~120毫克. 【异名】
番木鳖、苦实把儿(飞鸿集),火失刻把都(《纲目》),苦实(《本草原始》),马前、牛银(《本草求原》),大方八(《中药材手册》)。
【基原】
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
【原植物】
马钱Strychnos nux_vomica L.
乔木,高10~13米。树皮灰色,具皮孔,枝光。叶对生,叶柄长4~6毫米;叶片草质,广卵形或近于圆;长6~15厘米,宽3~8.5厘米,先端急灰或微凹,基部广楔形或圆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有光泽,主脉5条罕3条,在背面凸起,两侧者较短达叶端,细脉成不规则的网状,在叶的两面均明显;叶腋有短卷须。聚伞花序顶生枝端,长3~5厘米,直径2.5~5厘米,被短柔毛;总苞片及小苞片均小,三角形,先端尖,短柔毛;花白色,几无梗,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2.5~4毫米,内面密生短毛;雄蕊5,花药黄色,椭圆形,无花丝;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浆果球形,直径6~13厘米,幼时绿色,成熟时橙色,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茸毛,柄生一面的中央,另一面略凹入,有丝光。
生长热带。分布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期里兰卡等地。
【采集】
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取出种子,晒干。
【成分】
成熟种子含生物碱1.5~5%,其中主要是番木鳖碱(Strychnine,士的宁),约占总碱的35~50%;其次为马钱子碱(Brucine),含量与番木鳖碱大致相等;并有少量可勃林(Colubrine)、16_羟基可勃林、伪番木鳖碱(Pseudo_strychnine)、番木鳖次碱(Vomicine)等;又含番木鳖甙(Loganin)。马钱子中番木鳖碱的含量为1.03~1.07%。大多数药典规定宜1/15~1.25%都偏高。国产马钱藤种子中番木鳖碱的含量为1.34%。
根皮中含生物碱9%,其中有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可鲁勃林、番木鳖次碱等;另含0.12%季铵生物碱马瓦箭毒素(Mavacurine)。树皮中主含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以及少量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可鲁勃林。
药材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纽扣状,略弯曲,边缘微隆起,常一面稍凹下,另一面稍突起,直径1~3厘米,厚3~6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密生匐伏的银灰色毛茸,呈辐射状排列,有丝光,底面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圆点,边缘有一小突起,在圆点与小突起之间有一条棱线。质坚硬,难破碎,破后种仁淡黄白色,稍透明,角质状。纵切面可见心形的子叶。无臭,味极苦。毒性剧烈,口尝宜特别谨慎。以个大、肉厚、质坚者为佳。
主产印度、越南、缅甸等地。
马钱子历来多为进口药,现我国云南有马钱藤 Strychnos Pierriana L. W. Hill 经测定种子含番木鳖,可以代替进口马钱子。生药外形与马钱相似,长20~30毫米,短径15~22毫米,中央厚6~10毫米,每个重1.3~1.9~2.7克;外面密被棕白色至棕色、光亮的绢毛,自中央向四周辐射状匍匐排列;种脐在种子中央,珠孔在种子的边缘。
炮制1. 马钱子粉:
取砂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马钱子,炒至呈深黄色并鼓起,取出,筛去砂子,刮去毛,研粉。油马钱子:取拣净的马钱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微晾,切片薄片。另取麻油少许,置锅内烧热,加入马钱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微景,切成薄片。另取麻油少许,置锅内烧热,加入马钱子片,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2. 《纲目》:
“或云以豆腐制过用之良。”
【性味】
苦,寒,有毒。
1.《纲目》:“苦,寒,无毒。”
2.《本草原》:“味苦,寒 ,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