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全校有十五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59人,其中女生303人,内宿生526人。教职工47人,正副校长2 人,专任教师39人,工人3 人,代课教师2人。已具有本科学历的1人,在读本科12人,大学专科学历38人,,中学一级教师15人,校长合格率100%,教师合格率为100%。近来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县"中考质量进步奖",两次获得县级"先进基层党支部"。教师教育科研论文获县级以上荣誉57 篇(其中县级34篇,市级11篇,省级7篇,国家级5篇)。获其他荣誉奖共 28人次(其中县级 22人次,市级4人次,省级2人次)。近年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下,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校园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有校门、露天舞台和占地十余亩的运动场,十六个教室的教学大楼,一个近4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现代化的综合大楼、及教师、学生宿舍各一幢,总建筑面积为4116m2 ,"八室一场"已基本具备。
历史简介安太中学创办于一九五六年的金秋时节,是当时大苗山县三所初级中学之一。创建之初,由区人民政府组成建校委员会,主任陈正英,副主任贾玉珍,创始人是曾亦授、覃炳碉、萧焕福、何佩珩、何汉良、戴玉副、唐成红等人。他们白手起家,在二中建校初期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开始借用林洞小学礼堂上课,首届招生一个班51人,其中男生43人,女生8人。学生来源于本乡以及邻近的洞头、香粉、四荣、中寨、滚贝等地。这个招生范围一直至一九六九年秋各乡都办起中学截至,往后的学生来源主要是本乡。学生的民族成分有苗、侗、汉、壮、等。教师三人,都是男性。一九五六年六月开始建造校舍于此地,地名苗语称为"整廊",侗语叫"边廊"。"整廊"地处安太中心,位置适中,当时是一片牧场,又是坟地,环境僻静阴森,常为虎豹出没之地。方位座南朝北与安太中心校隔河相望,是一块鲲鹏展翅之地。"鸟苏桥"把两校连成一片,成为了安太乡的文化中心和培养人才的理想境地。几十年来被雀为两部地区"希望的摇篮"。
校花校花--菊花
安太乡中学创办于一九五六年秋天,安太中学校庆的日子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古语说"春兰秋菊"。菊花象征金色的盛秋,象征我们伟大祖国的教事业蓬勃发展,象征安太中学年年硕果累累。
校训
团结守纪
奋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