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开先
江西师范大学
1934年夏,蒋介石在白鹿洞书院主持庐山军官训练团时,偶见山南秀峰寺(开先寺)一带景色幽美,遂有该处最宜办学的感慨,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乘机提议在此举办大学,获其首肯。1936年,国民政府拨款100万元作为创办大学基金,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创办计划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暂被搁置。
1939年日寇犯赣,江西省政府迁往泰和,众多省内外学子云集,创办大学计划再度提出。国民政府审阅计划后增拨基金100万元,江西省政府邀集省内外知名学者组织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校舍设备、图书仪器和教育计划三个专门委员会,校名初定为江西省立中正大学。
1940年4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定校名为国立中正大学,直属教育部领导。10月,国立中正大学在泰和县杏岭开学,是为学校前身创校之缘起。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正大学曾有以庐山海会寺一带为永久校址的宏大规划,当时的校长萧蘧曾前往踏勘,并征得第一期土地1000亩,后因时局变化而未果。
办学条件院系设置
截止2018年5月,学校设有23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现有1个ESI全球前1%学科。
学院
开设专业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
心理学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历史学、旅游管理、博物馆学、文化产业管理
法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英语专业、英语教育专业、日语专业
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美术学、设计艺术学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
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体育表演、民族传统体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管理
教育技术学、广告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
英语、日语
软件工程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
小学教育[4]
学术研究科研成果
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1项、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重大专项课题、“973”计划前期预研项目、国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项;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7项,国家软科学项目4项;获得江西省重大科技专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省高校哲社研究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30余项。2012年以来,学校年度科研项目立项总经费均超过1亿元,近4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居全国师范院校前10位。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41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重大委托项目3项,年度项目的立项总数列全国高校第7位,在全国师范类院校和全省高校中均列第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76项,列全国高校第112位,全国师范院校第5位。学校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2017年2月发布的2017全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位居全国高校中排名第71位。学校共办有期刊5个,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心理学探析》等3种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心理学探析》等2个刊物为CSSCI来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