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邳州市港上中学是一所拥有五十年建校历史的农村初级中学。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几代港中人秉承“以人为本,以德立校,文化关怀,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辉煌港中张希营,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1984年8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中学高级教师。连续13年任高三毕业班语文课和班主任,历任铁富高中年级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铁富初中校长、党支部书记。现任港上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张希营任邳州市铁富高中校长办公室主任期间,协助领导创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负责筹建校史馆,整理创建档案,该校顺利通过三星级高中验收。2002年2月起张希营任铁富初中校长,仅仅两年时间,该校四星级重点高中升学人数翻了两番,超过120多人,进入邳州市综合考核前三名,使这所从前位居中游一直徘徊不前的邳北老校焕发了青春,一跃成为邳北名校、强校、大校。
2004年8月起张希营任港上中学校长。当时的港上中学,教学质量在邳州市处于中下游,骨干教师纷纷外流,同时学校还面临着危房改造、联中撤并、学校扩建、“六有”工程建设,许多工作千头万绪,未来是个未知数,前途未卜,荆棘丛生……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接下“军令状”。他不畏艰难,敢为人先,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他结合当时形势,振臂一挥,提出了“弘扬长征精神,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的奋斗目标。他带领全体教职工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学校于2005年12月高标准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验收,为港上镇六万老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张希营坚持学陶师陶,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滋养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学校也被申报为江苏省第四批陶行知实验学校。他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主持承担了一项国家级陶研课题《农村初中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他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战略,为使学校走在全市课程改革的前列,他积极投入到教研教改活动中去,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听课、评课,率先在全市推行集体备课。
张希营提出“细节决定成败、落实重于一切”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到港上中学后,他打破以往吃“大锅饭”的管理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严格奖惩,对各岗位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职工评优晋级、奖惩的主要依据。在精细化的管理下,港上中学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三年迈出三大步:
正是我们对教学进行了严格管理,教学质量开始大幅度攀升,仅以2005年中考为例,港上中学有88名学生的中考总分超过720分,录取运河中学的学生达64人,进入邳州市前十名,挤入第一方阵。2006年中考稳中有升,继续在邳北保持绝对领先优势;2007年中考四星级高中进线人数突破百人大关,位居邳州市前列。
近年来,张希营先后荣获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青年名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是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他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农村校长培训班、徐州市骨干校长提高班进修培训。1992年起,他连续两届当选为邳州市政协委员。2006年7月他光荣地出席了邳州市第11次党代会。2007年他荣获邳州市“教育骄傲”年度人物,2011年邳州市荣获“江苏省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
在张希营的领导下,港上中学三年来连续荣获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徐州市“十佳文化校园”、徐州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市“教育科研成果奖”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迎接省、市领导检查,赢得了社会各界和港上镇老百姓的广泛赞誉,树起了农村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被誉为绽放在大沂河岸边的“金花”。
学校领导校级领导
党委书记: 张希营(正科级)
党委副书记 业务校长 杨柏柱
副校长 曹恩华
工会主席 钱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