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股再创新高:经济韧性与科技动能共振
7 月 17 日,标普 500 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再度刷新历史收盘新高,分别报 6297.36 点和 20885.65 点,涨幅达 0.54% 和 0.75%。这一里程碑式突破,源于美国经济数据的持续向好 ——6 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 0.7%,远超预期的 0.4%,而当周失业初请人数降至 23.7 万,显示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正在进行的财报季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信心,台积电、百事可乐等 50 家已发布财报的标普 500 成分股中,88% 超出盈利预期,推动科技巨头英伟达、微软等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科技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尤为显著。甲骨文年初至今涨幅超 50%,英伟达市值一度逼近 4 万亿美元,AI 算力需求与半导体国产化浪潮形成共振。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 15 日释放重磅信号,称 8 月 12 日的关税休战截止日期 “具备灵活性”,双方谈判态势良好。这一表态直接缓解了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推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当日收涨 1.23%,蔚来、理想汽车等新能源车企涨幅超 6%。
二、中概股普涨: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
中概股在美股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连续两日上涨,蔚来、理想汽车分别飙升 7.06% 和 6.67%,拼多多、富途控股等科技股涨幅超 4%。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
1.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表态 “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港股 “科企专线” 正式落地,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缩短上市筹备周期 20%-30%。高盛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港股 IPO 募资额同比激增 220%,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达 42%,其中海外资金贡献三分之二,凸显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回升。
2. 产业升级成果显现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领域的突破尤为突出。蔚来 ET9 搭载的全栈自研神玑芯片实现算力密度提升 3 倍,理想汽车城市 NOA 功能覆盖城市数量增至 100 个,技术迭代速度远超市场预期。科技板块同样表现强劲,富途控股凭借跨境投资平台优势,单季用户活跃度环比增长 18%,推动股价创年内新高。
3. 全球资本再配置
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突破 680 亿元,创年内新高,宁德时代、中科曙光等 AI 与新能源龙头获外资增持超 50 亿元。这种 “去美股化” 趋势在美元指数走弱背景下加速,韩国海外投资组合中美国股票占比从 65% 降至 52%,部分资金转向估值折价 40% 的港股及中概股。
三、市场启示:从估值修复到价值重估
此次美股与中概股的共振上涨,揭示出全球资本市场的三大趋势:
1. 技术创新主导定价逻辑
英伟达 H20 芯片对华销售禁令解除、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升级,凸显科技博弈下的产业链重构机遇。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与 800V 平台技术下放,将智能驾驶配置下探至 12 万元区间,这种 “技术普惠” 模式正在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竞争规则。
2. 政策周期与市场周期的错峰效应
美国处于高利率抑制通胀阶段,而中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刺激内需,这种周期错位为中概股提供了独特的投资窗口期。摩根士丹利测算,若关税休战期延长,中概股估值有望修复至历史均值的 1.2 倍。
3. 风险与机遇并存
尽管市场情绪回暖,但需警惕两大风险:一是标普 500 指数 20.89 倍的前瞻 PE 仍高于十年均值,科技股占比突破 29% 可能引发波动加剧;二是中概股的审计监管争议尚未完全解决,部分企业仍面临退市风险。
站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AI 商业化加速落地的历史节点,美股与中概股的双向上涨,本质是全球资本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价值重估。从纳斯达克的 AI 算力狂欢到港股的科企专线红利,从比亚迪的技术鱼池战略到蔚来的智能驾驶生态,这场资本盛宴的核心,是对 “中国方案” 在全球产业链中话语权提升的深度认可。当技术突破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体验,中国资产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增长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