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为我国古老柑桔的优良品种之一,是江西省的名贵特产。历史上就以果色金黄、皮薄肉嫩、食不存渣、风味浓甜、芳香扑鼻而闻名中外。据古籍《禹贡》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南丰一带所产的柑桔,就已列为“贡品”。唐宋八大家之一,南丰籍的曾巩,曾写诗赞美家乡的柑桔:“鲜明百数见秋实,错缀众叶倾霜柯。翠羽流苏出天仗,黄金戏球相荡摩。入苞岂数桔柚贱,宅鼎始足盐梅和。江湖苦遭俗眼慢,禁御尚觉凡木多。谁能出口献天子,一株大树凌沧波。”由此可见,当时蜜桔已能献给天子,故南丰蜜桔又有“贡桔”的美誉。在中外友好交往中,曾被斯大林同志誉为“桔中之王”。
营养成分
柑桔[1]类水果是芸香科植物,种类很多,有柑桔、橙桔、蜜桔、金桔等。桔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果酸、枸橼酸、维生素C、醇、柠檬醛、维生素B1、B2和钙、磷、铁等多种无机盐及其它营养物质。
蜜桔营养价值
色、香、味、形俱全,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还原糖、柠檬酸、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C、E、A、B、P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兼营养和保健于一身,是被人们赞为“食之悦口、视之悦目、闻之悦鼻、誉之悦耳”的四悦水果。桔肉、桔皮、桔络、桔核、桔叶皆可利用,具一定的药用价值,周身是宝。
生产历史柑桔,是桔、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柑桔原产中国。
古籍《禹贡》记载 4000 年前的夏朝,我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 浙江等地生产的柑桔,已列为贡税之物。到了秦仅时代,柑橘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史记·苏奏传》(西汉司马迁著)记载:“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园”,说明楚地(湖北、湖南等地)的柑桔与齐地(山东等地)的鱼盐生产并重,《史记》中还提到:“蜀汉江陵千树桔,…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可见当时柑桔生产已有相当规模。
“中国蜜桔之乡”黄岩,是世界宽皮桔的始祖地,已有1700多年栽培历史。黄岩蜜桔素以“皮薄而味珍,食不留渣,甘逾萍实”的独特风味而闻名。目前,全区蜜桔栽培面积8.75万亩,常年产量11.9万吨,年产值1.5亿元。此次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的品种,包括独产于黄岩的本地早、早桔、槾桔、乳桔等。
唐宋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柑橘产区域分布与我国现代柑桔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宋代欧阳修等撰著的《新唐书·地理志》中列举了山南道、江南道、剑南道所棺删 7 个州府、即现在的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的南部,向朝廷纳贡柑桔。当时,凡气候适宜栽培柑桔的地方,户户栽桔,人人喜食。
唐代诗人岑参在诗中吟道,“庭树纯栽桔,园畦半种茶”。唐代韦应物有诗云:“怜君卧病思新桔,试摘犹酸亦未黄”。明清时期,柑桔业已发展到商品生产时代。清代著作《南丰风俗物户志》记载江西南丰等地,整个村庄“不事农功,专以桔为业”。《闽杂记》(清·施鸿保著)记迷了福州城外,“广数十亩,皆种柑桔”。《岭南杂记》(清·吴震方撰)记载:“广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种柑桔以图利。
湖北宜昌,种植柑桔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硕》名篇。据研究,柑桔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途经长江而下,传向淮河以南。长江下游,直到岭南地区。经过我国人民长期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 15 世纪,葡萄牙人把我同甜橙带到地中海沿岸栽培,当地称为“中国苹果”。后来,甜橙又传到拉丁美洲和美国。 1821 年,英国人来我国采集标本,把金柑带到了欧洲, 1892 年,美国从我国引进椪柑,叫“中国蜜桔”。英语把柑和桔总称“曼达宁”(Mandarin),其原意就是”中国珍贵的柑”。温州蜜柑,是唐代日本和尚田中间守来我国浙江天台山进香,带回柑桔种子,在日本鹿儿岛、长岛栽植,变异选择而来。现在,柑桔栽培遍及五大洲,而以巴西、美国、中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摩洛哥、墨西哥、以色列、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希腊、土耳其、阿根廷、印度、澳大利亚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居多。
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柑桔科学技术,在世界柑橘生产史上也一直处领先地位。
柑桔分类,是栽培和利用柑桔果树的一项重要的学问和技术,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就知道桔、香橙、枳是属同一类的果树。南北朝时代的古籍《异苑》中分出了“柑、桔、橙、柚”。唐书《本草拾遗》中记载了“朱柑、乳柑、黄柑、石柑、沙柑”等五种柑类和五种桔类:“朱桔、乳桔、塌桔、山橘、黄淡子”,并描述了“岭南有柚大如冬瓜”。世界第一部柑桔专著——《桔录》几乎用了五分之三的篇幅记载了真柑、生枝柑、海红柑、洞庭柑、朱柑、金柑、木柑、甜柑、橙子、黄桔、塌橘、包桔、绵桔、沙桔、荔枝橘、软条穿桔、油桔、绿桔、乳桔、金桔、自然桔、早黄桔、冻桔、朱栾、香栾、香圆、枸橘等 27 种柑桔。他从果实大小、形状,果皮色泽,剥皮难易,囊瓣数目,风味,种子多少,成熟早晚,以及树冠形态,来描述品种的特性,并指出了命名依据,就是现代,对柑桔品种的描述,也不外乎这些内容。
柑桔的繁殖,是柑枯生产上的关键技术。柑桔嫁接,早在战国时代已载人典籍。南宋韩彦直在《桔录》中,对柑桔嫁接技术作了详细地记述:“取朱孪核洗净,下肥土中,一年而长,又一年木大如小儿之拳,遇春月乃接。取诸柑之佳与桔之美者,经年向阳之枝以为砧。去地尺余,留锯截之,剔其皮,两枝对接,勿动摇其根。掬土实其中以防水,藕护其外,麻束之。工之良者,挥斤之间,无不活着”。大多柑桔种子曝晒至干,要丧失发芽力。然而我国古代园丁却创造了连柑桔皮或剥开皮分瓣植人润土中,待春暖发芽。柑桔繁殖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现代大规模柑桔生产奠定了基础。小编推荐 永明dj网 http://www.ymdj881.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