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岳村的特色缘自于上岳古民居。位于上岳村委会横围片村,占地面积约四万五千平方米。该古民居建筑风格属于明清岭南派,建筑群布局清晰,严谨,错落有致,气势恢宏,保存完好。整个古民居建筑由十八"里"组成,共有37幢108座古民居,每幢民居均雕梁画栋,墙壁绘画各具特色。建筑物均青砖到顶,山墙为耳形,屋檐耳边刻有各种图案。从远处望,可以看见五六十个锅耳式防火墙和硬山顶整齐排列,十分壮观。
古村历史民安上岳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这里的传统民居保存得相当完整。整个村落大约长200米,纵深50米。这个小村落聚居着朱姓宗族6000多人。从他们的族谱可以看出,这个家族的太祖是南宋抗元名将朱文焕(朱熹第6代孙),至今已传到第32代。这个家族在南宋末年跟随宋恭帝南逃,兵乱之中选择了这个宁静偏僻的地方安居到今日。
根据《广东通志》和《清远县志》记载,帝祥兴年间(1278年),朱文焕抗击元兵于北江,孤军固守于清远、英德交界处的旧横石,虽然身负重伤,仍然击鼓指挥抗敌,鏖战2天2夜,最后壮烈殉国。其后人避乱于广州,经100多年后,朱文焕第六代孙子英公迁徙到上岳村繁衍生息。至今已经有32代6500多人。
历史坐标上岳村以背靠岳山而得名,是佛冈县龙山镇下辖的行政村,村内有上岳古围村,为全省保存较好的清代锅耳楼古建筑群。上岳古围村始建于元末明初,鼎盛于清代,是南宋抗元名将朱文焕后裔的居住地。
上岳古围村背山面水,外有青山环绕,内按风水布局建设,体现生态和谐的特点。现保留的古民居共37幢108座,以"里"为居住单元的结构布局,全村有十八个里,十八口水塘分布各里。村内建筑多数为砖木结构,屋顶以硬山式为主,覆灰瓦,清一色青砖砌的清水墙和锅耳墙,俗称"锅耳楼"。每座建筑都有两个天井,房间设有窗户,以助通风和采光。民居整体布局规范、整齐、统一,有典型的屋院建筑特色,建筑工艺别致。
2008年10月,上岳古围村被省文联、省民协认定为广东省首批古村落。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特色村"。2010年7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省文物局评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